twitter vs. buboo

Buboo於2011年結束服務

各種分身
twitter本身也沒推出多久,居然已經有很多分身了!(可見技術門檻應該不高)其中對岸的komoo簡直是twitter簡體字版!logo、背景圖、icon、版面、配色無一不抄!這個團隊的字典大概不存在「intelligent property」一詞…

這些twitter分身(類twitter),十個裡面至少有六個的介面跟本尊大同小異。怪哉,程式抄就算,用不著連背景顏色都抄吧?(大家都喜歡藍白色?)就連向來以設計勝出的日本人,HARU.FM雖多了些有的沒的,但仍顯而易見就是抄twitter…

日本德國都在抄,台灣也不落人後!?今天收到某人把我加入朋友,好奇去看,就連到Buboo。那個某人大概是開發者吧,從他的朋友名單看來,推測是從twitter上面抓到台灣人就加入朋友了…

本來國內有人要開發新工具,是好事一樁…但我瞄了幾眼,覺得Buboo的版面還是很twitter…所以暫時不打算加入。畢竟,twitter除了偶爾秀逗也沒出什麼大毛病(況且就算它來個大當機我也不痛不癢),既然如此,為什麼我要多此一舉註冊twitter的分身呢?

說實在,技術還沒推陳出新之前,這個時代想做出嶄新的服務並不容易。對我這種龜毛使用者來說,一個服務,尤其是需要「註冊」或「下載」的服務,一定要有特色,而且正中對手的弱點。像Buboo如果能做出能匹敵甚至超越twitter的widget,我才會考慮…

Buboo試用
看到twitter上面有人說Buboo改版了,就去註冊來玩玩(剛推出來時就是因為介面跟twitter太像所以不爽用)。註冊過程有點不開心,明明沒有說生日必填,結果填完送出又跟我說「生日格式不對」…哇咧!

雖然在Buboo發的訊息可以同步到twitter,但目前只能透過網站、通訊軟體或手機簡訊發佈。網站登入最不便,手機沒辦法用(我的手機打簡訊很麻煩),IM或許會比較好用吧,但我本來也不是那種常換MSN暱稱的人。我之所以常用twitter,主要是因為Firefox附加元件(TwittyTunes)很方便的關係。換句話說twitter只要不當機,我目前還找不到理由從twitter跳到Buboo…

twitter vs. Buboo
Buboo不吸引我的主因就是聊天室首頁!每次上Buboo,首頁滿是「@某某某」…讓我想起「小圈圈」。明明是個公開的地方,但乍看完全不明白別人在講啥。就好像進了BBS聊天室打了「大家安安啊~」裝可愛,馬上被其他訊息蓋過,而且那些人完全不鳥你,各講各的…這種被排除在外的感覺,就轉化為「不爽」…

還以為這種不爽感只有心胸狹窄如敝人我才會產生,看了兩篇文章和其回應才知道「同志」不在少數…真感動…

看到書籤被推上黑米熱門話題,就期待Buboo應會有所改進,結果台灣時間晚上,Buboo管理員就公告私訊不會再出現在首頁了!

回到twitter看Public Timeline,才發現那裡也會顯示私訊。但為什麼看twitter不會不爽呢?我認為原因是:使用者遍佈全球,幾乎每分每秒都有人在發訊息,訊息在Public Timeline存活的時間最多三十秒,最少可能五秒不到。所以就算有兩人甚至十人同時用twitter互相聊天,旁人都看不出來。

再看Buboo首頁…台灣深夜時分,我發現居然有52分鐘之前發的訊息!這表示Buboo用戶不夠多,且完全依照台灣作息時間。這種情況下,只要兩三個使用者在線上,很容易就可以霸佔住首頁了。

當然Buboo不必跟著twitter走。或許也暗示了聊天室文化就是台灣的「在地特色」…不過假如真的那樣,我也不想再踏進Buboo首頁了吧~

twitter vs. Buboo Part II
因為被電視台報導,Buboo突然變熱門了!半夜(台灣時間清晨)去看首頁,赫然看到某無聊人用髒話洗版,不禁感嘆:完蛋了。新聞一報,Buboo就紅了,紅了小白就多了…

發現「看誰在叭噗」這個欄位看久了,真的會有想抬槓的衝動…難怪一堆人把它當成聊天室了!首頁雖不會顯示私人回覆,但問題是,若使用者不照遊戲規則,直接把對方名字打在訊息裡送出,還是會變成聊天。我悲觀地認為使用者增加下去,只會讓情形惡化。

看看新出現的訊息:
「嗨,大家好!」
「這個要怎麼用啊?」
「我要下線了,掰掰!」…
不就等於聊天室嘛!?

我個人對這種「類twitter」的認知:出現在首頁的訊息,應該多數都在自言自語、不是跟別人交流。會產生交流,是看到某人的自言自語覺得有趣,才進一步用私訊建立交流!(先不論目的為打廣告的用戶)有人認為順其發展就好,但從Buboo團隊這幾天的作為來看,應該不會只想做「新型聊天室」吧?如果要阻止這種情形,勢必得在介面上做些改變。

之前被我嫌棄的Buboo badge,前天推出新樣式了!我曾試著貼上,但又作罷。因為我的更新以twitter為主,就算登入Buboo發文,也常選擇同步twitter。沒必要放兩個相同的badge。

你可能有興趣的相關文章

分享本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