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更新的文章:FunP.黑米.MyShare社交書籤網站的主觀比較
社交書籤(social bookmark)可算是網路書籤的一種延伸。傳統的網路書籤只提供收藏與展示功能,社交書籤則加入「分享」和「評論」的要素。當今知名的社交書籤首推Digg和Delicious。台灣本土則有HEMiDEMi黑米共享書籤和推推王等站。
其中我註冊過的只有黑米和Delicious。我把Delicious當作「網站書籤」,黑米當作「文章書籤」。這是因為黑米有討論功能,用母語和同胞交流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會比較親切。
起初我很勤奮地收書籤,把好文章推薦到黑米,偶爾也會留言。然而,註冊不到半年後,我收的書籤越來越少,逗留在黑米的時間越來越短。第一個最現實的原因,是回國後上網時間劇減,對網路圈大小事不再那麼關心,自然不太收文章。而且我本來就習慣文章一次看完,如果遇到一個站有很多好文章,我也不會每篇都收或推,而會直接收進Delicious或訂閱RSS。
第二在於網站的整體氣氛。我很討厭政治文,也討厭看到書籤首頁的熱門文章永遠被幾個熟面孔佔領,但這種風氣在重度網路族不多的台灣似乎難以避免,總之就是「大者恆大,小者恆小」。我起頭收的書籤,過幾天登入後發現還是只有我一人收,找不到知音的感覺很差,因而影響收書籤的意願。最近則是覺得自從黑米被推推王分食書籤市場大餅後,精彩的討論少了,所以我不但少收書籤,連純逛黑米的時間都減少了。
我也不喜歡推推王。原因也差不多:「知名部落客」隨便發一篇,就算是在寫阿貓阿狗的家庭瑣事都有一卡車的人去推。還有一類是funP自辦活動相關文章(與其說是文章,比較像廣告文宣),也一定會被推到熱門。再說,推推王的熱門文章跟黑米經常重複。我不想註冊兩個地方,看的卻是同一批人的文章。
第三在於使用介面。我曾覺得黑米的書籤管理做得太複雜,反觀用Delicious收藏很方便,因為我在Firefox設了快捷鍵,系統提供的tag建議也很方便,所以登入後不到五秒就可以完成收藏書籤的動作。這陣子黑米好像做了不少改良整頓,但因我已經少收書籤,尚未體驗到有多少進步。也許就像數位之牆「本質的問題沒解決」一文中提到的…我已經對社交書籤以及台灣狹小的Web2.0圈子感到厭膩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