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窗會~Love again症候群(同窓会〜ラブ・アゲイン症候群)

這個春天再次證明我一季最多只能追一部當季日劇。本來跟《同窗會》一起鎖定觀看的,還有玉鐵(玉山鐵二)出演的《推特男女》(素直になれなくて)及小導(Lead)隊長宏宜(中土居宏宜)的《タンブリング》。結果,《推特》不曾看過,但看第一集的評價,加上人物設定有點糟糕,就先劃入黑名單;《タンブリング》快速瞄過第一集,沒什麼吸引我的點,宏宜戲份又不多。最後只剩《同窗會》從頭到尾看完了!

想看《同窗會》當然是衝著演員,一字排開全是1990日劇黃金年代的主角:黑木瞳、高橋克典、三上博史、齊藤由貴!像日本這種戲劇量產國,在流行劇方面也有大量起用年輕演員的趨勢。《同窗會》的四位四十多歲男女組合是反常中的反常,卻出人意表獲得收視佳績,也可說是中年演員的一次反攻吧?

四位演員中,黑木瞳算是台灣能見度最高的中生代女星吧!她跟高橋克典的搭檔令人想起1995年的《夏日情書》(ひと夏のラブレター)。當時兩人由情侶演到各自外遇而分手,這次《同窗會》卻從多年不見的初戀情人演到舊情復燃、拋家棄子。三上博史,懷念的名字。他的《愛情打獵族》(世界で一番君が好き!)是我的日劇啟蒙之一。時隔二十年再在螢幕上看到他,居然看不到任何歲月的痕跡,太可怕了!齊藤由貴我不熟,但從去年的《莎拉公主》(小公女セイラ)到《同窗會》的角色反差之大,已讓我領教了她的演員功力。

故事始自一場中學同學會,交通部官員與家庭主婦的離奇私奔,連接了四名主角及各自的家庭生活。觀眾一方面關心主角的感情糾葛,一方面也懸念著官員與主婦的下落,吊人胃口的劇情,使收視率維持平均14%的水準,完結篇更衝到17.8%,跟前一檔因低收視率慘遭腰斬的《轉職必勝班》(エンゼルバンク〜転職代理人)簡直不可同「檔」而語。

但如要我誠實說,《同窗會》並不能排進我的最愛日劇。第一、二集看著黑木瞳與高橋克典的純愛互動,確實不禁會心微笑(高橋第二集的「ばか!」絕對是本劇最「殺」的台詞啊),但七集過後,兩人的關係幾乎是原地踏步,看不出來互相吸引的因素在哪裡。婚姻不幸福,跟初戀情人在一起就能撥雲見日嗎?我以為兩人一直是以看中學時代「王子」或「公主」的眼光看著對方,很難相信這種錯覺(幻覺?)可以持續下去。

三上博史和齊藤由貴這對歡喜冤家的表現就精彩許多。中學時代兩人互看不順眼,三十年後相愛,過程卻很自然,不拖泥帶水。可惜三上博史在劇中命在旦夕,幸福時光十分短暫,剎那間的美好更叫人扼腕。

此外大推飾演黑木瞳丈夫的吹越滿!把「中年尼特族」演得維妙維肖,搶戲程度不輸主角。然而花了不少時間塑造的這個角色,最後下場並未交代;高橋克典之妻(須藤理彩 飾)的設定也出現莫名其妙的轉折,直到結束我都不明白為什麼突然扯她的一些黑暗過去,也因此對本劇的結局不甚滿意。

【延伸閱讀】
我的《同窗會》各集觀後感:
第一集《三十年來的重逢…事件的開始、我的壞滅》(30年ぶりの再会…事件が始まり私は壊れた)
第二集《愛與背叛的搜索之旅》(愛と裏切りの捜索旅行)
第三集《欺瞞家庭的郊遊》(家族を騙すピクニック)
第四集《無法回頭的恐怖愛情》(引き返せない恐怖の愛)
第五集《愛的懲罰…神啊,請原諒我》(恋の罰…神様、許して)
第六集《再見,親愛的你》(さようなら、あなた)
第七集《唯有逃跑一途》(もう、逃げるしかない)
第八集《為了愛,我捨棄了人生》(私、恋で人生を捨てる)
最終回《我們的愛與死…最後的選擇》(私たちの、愛と死…最後の選択)

分享本文章: